李达康的结局,上一期我们聊到的时候已经提过,他的结局其实并不算完美,可比高育良的结局好上了不知道多少层次。毕竟高育良已经被关进监狱了,而李达康最后依然是市委书记和省委常委。别光顾着为李达康感到可怜,实际上,他才是剧中问题最大的角色,能有这样的结局股融通,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首先,要是你说他没问题,那他用财政来处理事务又该怎么解释?当时,面对大风厂的问题无法控制,李达康于是想到了通过财政来解决。他从市财政中调拨了2000万,还打算从公安局的维稳资金里抽调资金,最后主要的资金都流向了孙连城的光明区。这种操作真是无人能及,毕竟孙连城挪用了财政资金,难免会有后续问题,不然信访问题为什么一直得不到解决呢?
展开剩余63%如果你认为这是公事,李达康只是公事公办,那你真觉得他没有问题吗?问问他女儿在哪工作吧,她在美国留学,这背后的费用可不小。李达康怎么能让女儿在美国读书?难道仅凭他的工资就够了吗?我觉得太天真了,其实是他的老朋友王大陆在背后资助,这算不算一种腐败呢?
好吧,你可以说女儿留学是因为朋友给予帮助,这也可以理解。但逼迫孙连城的事情又该如何解释呢?孙连城为何选择懒政?你真的认为他真的想这样吗?我看未必。那时,李达康强迫孙连城妥协,什么信访窗口的问题,你以为真是孙连城无所作为吗?光明区的财政被挪走是谁的决定,当然是李达康。他逼迫孙连城将大风厂的土地重新招拍挂,显然是将孙连城推向深渊,如果不妥协,也许会有严重后果。
当然,如果李达康真没什么问题,政绩又那么突出,问题在于为何他在林城和京州任职一把手时,他身边的两位副市长,一个是李维民,另一个是丁义珍,竟然全数腐败。你真以为这是他们的个人问题?若不是李达康的默许,谁敢如此大胆呢?他绝对不可能连这一点儿都不知道。他只是在某些事情上选择了沉默。
归根结底,李达康就是一个精致的自私主义者,只要有利于自己,他就会不遗余力地去做,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这种人共事,真是令人烦恼。连当年与他合作过的易学习,对他的评价也高不到哪去,这足以说明李达康的问题所在。事实上,这种人,现实中并不算少见,你说,为什么呢?
发布于:山东省冠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