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耀动神州-药学科研能力建设基金项目升级再出发,以科研基金为支点策略池,撬动医院药学从传统服务向创新研究的跨越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医药创新和转型升级。2025年6月13日,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与百济神州联合主办的“耀动神州-药学科研能力提升基金项目启动会暨能力建设研讨会”在南京顺利召开。会议汇聚了全国药学领域的顶尖专家、临床药师及科研工作者,围绕医院药学科研能力建设、基金项目申报、多学科协作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本次会议标志着2025年度“耀动神州-药学科研能力建设基金项目”的正式启动,旨在推动中国药学科研创新,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实现。
会议伊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赵荣生主任率先发表致辞,致辞中强调,提升药学科研能力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药学科研需紧密围绕国家政策,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加强药物创新和临床转化”要求,以及“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中“医药研协同培养”的目标。百济神州副总裁黄艺凤女士在致辞中回顾既往亮眼成果,过去四年基金累计投入超2500万元,支持289个课题,产出成果包括SCI及核心期刊文章、国家专利、专著等等,期待更多科研成果在后续项目中萌芽成长,最终转化为挽救生命、提升健康状态的应用。
图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赵荣生主任发表致辞
图2. 百济神州副总裁黄艺凤女士发表致辞
战略引导,药学科研再迎新机遇
第一部分的 学术汇报环节 ,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封卫毅教授担任主持,浙江省人民医院黄萍副院长率先带来主题为“临床价值驱动,临床药学研究,研究型学科建设与探索”的分享,其中不乏诸多可落地实践的建设性建议,引发与会嘉宾诸多思考。
图3.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封卫毅教授担任主持
图4. 浙江省人民医院黄萍副院长进行主题分享
接下来,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蔡本志主任带来“耀动神州-药学科研能力建设基金项目” 介绍,该项目旨在构建包含科研带头人、科研骨干、基础人才的金字塔型人才结构,构建学科发展生态,打造包含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成果转化通道和数据共享系统的立体化科研支持体系,推动药学服务从“以药品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型,重点发展治疗药物监测(TDM)、药物基因组学指导个体化用药等创新服务模式,形成可复制的标杆案例。
图5.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蔡本志主任进行项目介绍策略池
在实践意义上,“耀动神州-药学科研能力建设基金项目”接力“药学科研百千万工程”,旨在实现课题的孵化与实践,每年支持数十项临床导向型课题的申报,重点支出用于支持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个体化用药方案设计等方面,而通过基金项目的开展,也将逐步形成科研发展的标准化路径,明确科研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学的框架、评价标准,构建并不断优化医院药学科研协作的平台。
图6. 耀动神州-药学科研人才培养核心实施路径
随后,项目启动仪式由赵荣生主任、黄萍副院长、蔡本志主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张毕奎主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刘韶主任以及黄艺凤女士上台共同开启装置,标志着“2025耀动神州-药学科研能力建设基金项目”正式启动。
图7. 项目启动仪式
精萃知新,从临床问题走向科研成果
第二部分的学术汇报环节,由张毕奎主任担任主持。在这一环节,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李洪涛首先进行了主题为“新型医保付费模式下临床试验的价值”的分享。临床试验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优势方面,临床试验经费不占用医保,患者可免费获得药物与检查,同时增加医疗机构及人员非医保收入;科研转化方面,基于临床试验数据发表高质量论文;人才培养方面,构建从专科到博士后的全链条培养体系,首创“临床试验科技学院”,提供专业临床试验教育。
图8.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张毕奎主任担任主持
图9. 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洪涛主任进行主题分享
陕西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张鹏则以“替雷利珠单抗在泛癌患者中的安全性评价”为例,展示如何通过真实世界数据优化用药,开启药学科研之旅。张主任提到,通过对30万例PD-1抑制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构建FAERS+真实世界双驱动的安全性评价范式,推动免疫治疗从“被动不良反应管理”转向“主动风险精准防控”。该成果获得了国际认可,并在临床实践中落地,未来也将持续拓展多中心研究中AI预测模型的应用。
图10. 陕西省人民医院张鹏主任进行主题分享
协作启思,多学科资源整合再进阶
尖峰对话环节围绕二个主题展开。第一个主题“如何推动药学科研高效的多学科协作”由刘韶主任担任主持,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李俐主任、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夏泉主任、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张弋主任以及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万一主任参与讨论。
李俐主任提出,科研需以临床问题为起点,通过多学科资源的整合,信息化资源的应用,共同推进科研进展;夏泉主任建议,科研小组应明确分工,数据共享但成果各有侧重,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张弋主任认为,当今时代,应积极利用AI算法提升数据挖掘效率,强调资金注入对于科研转化的重要性;陈万一主任则强调,需要强化药学与临床的“双赢机制”,避免合作纠纷。
图11. 尖峰对话环节主题一现场讨论
第二个主题“肿瘤药学科研,如何开展既有创新性又有临床价值的研究”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李静主任担任主持,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刘继勇主任、天津市肿瘤医院张洁主任、浙江省肿瘤医院方罗主任以及宁夏医科大学中医院高华主任参与讨论。
刘继勇主任举例说明研究需来源于临床问题,解决临床需求并回归临床,突破药物局限,推动药师主导的临床研究;张洁主任则提出,研究方向需关注临床医生需求和患者需求,结合基础研究与临床问题,通过医工联合实现转化;方罗主任建议,可以打造特色技术平台,通过跨团队平台互通,快速整合资源,推动科研落地;高华主任认为,利用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挖掘药物疗效与安全性,通过多学科交叉,如人工智能预测药物安全性、医工联合开发检测试剂盒等方式,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图12. 尖峰对话环节主题二现场讨论
总结
会议的最后,赵荣生主任对大会进行了总结。期待“耀动神州-药学科研能力建设基金项目”的参与者通过“点-线-面”持续拓展的科研思路融动更多青年研究者加入,也期待项目的开展进一步促进跨科室、跨医院合作,逐步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会议在诚挚的期待中落下帷幕。相信随着新一期项目的顺利启动,未来将有更多青年药师在政策支持、多学科协作及临床转化中脱颖而出,为中国药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冠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