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雪球专刊367期——如何投资生物医药)星速配资
2021年,医药行业在政策变革、同质化竞争加剧、资本热度退减的背景下,股票市场整体呈现出震荡下行的趋势,板块估值持续承压,受市场波动情绪影响显著,经历了深刻的调整与重塑。
但隆冬将逝,春景在望。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正经历以产品创新、采购机制改革及制度重构为突破口的价值重估进程。创新兑现度与全球化能力正在成为企业分水岭,“硬核创新+跨境突围”的双轮驱动模式已然成型。
医药行业具备内需驱动的刚需属性,资金涌入市场回暖,创新与“出海”不断带动医药板块长期性成长。那么处于“聚光灯”之下的医药行业,在未来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面对众多医药板块子领域,我们如何分析其投资逻辑并抓住投资机遇?
本期专刊精选9篇文章,带大家一同领略本轮医药新视野。
雪球专刊367期——如何投资生物医药
得到
微信读书:搜索“雪球专刊”
可点击链接下载报告原文PDF:网页链接
目录:
1、聊聊生物医药这个行业 @LTLyra
摘要:生物医药行业两类公司:Biotech与Biopharma在核心能力要求、股东价值实现方式等方面有着天壤之别。本文详细分析了两类公司的核心差异,指出临床与商业化资源是行业核心壁垒,需要长期积累。通过引用福泰制药、再生元、百济神州等案例讲述biotech晋级成biopharma的途径,并特别指出,因美国药价显著高于其他地区,补贴全球研发,进入美国市场是衡量公司上限的核心标准。
2、创新药类别科普 @TfR1lyxxx快乐鼠鼠
摘要:本文作者系统解析了药物研发的不同类别,并介绍了各自特点及优势。作者指出,首创药物FIC具备高创新性及市场先发优势;同类最有BIC在FIC基础上通过优化实现更优疗效或安全性;me-too为快速跟进的类似药物,成本低但创新有限;me-better在现有药物基础上改进但未达BIC水平;me-worse则因疗效或安全性不足缺乏竞争力。fast-follow策略通过快速借鉴FIC抢占市场,其价值取决于优化程度。最后,作者总结了中国医药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3、深度行研的用法 @群兽中的一只猫
摘要:当前市场对于创新药主流的方法依赖研发进程、市场空间及竞争分析进行PS估值,并结合管理层背景调整,但这一框架壁垒较高,需要大量专业知识。但无论个人还是机构,行业竞争核心都在于研究的深度、速度与细致程度,如双抗、ADC等细分领域的逆势机会需依托对技术壁垒的深刻理解。作者认为,深研能力是把握创新药投资机会的关键。在行业风险出清、估值低位时,通过持续学习筛选优质企业,结合行业成长性与安全边际,可能获得更高赔率。
4、网页链接{Big Pharma转型期的投资逻辑} @userfield
摘要:在创新药新时代星速配资,Big Pharma和biotech各有各的创新药布局模式,一线大药企倾向于泛靶点的广布局,二线大药企以原有科室优势为基础,寻找差异化产品线。作者分析了大药企在创新药行情中的表现,指出由于仿制药业务的影响和转型困难,股价弹性较小,并引用百济神州等案例,展示没有仿制药包袱的生物科技公司如何依靠重磅药物迅速增长。通过分析恒瑞医药、华东医药等大药企的转型策略及进展,总结指出,成功转型的大药企需要优秀的执行力和战略眼光,未来需依赖现有临床管线的潜力。
5、三重利好,创新药投资正当其时 @傻儿司令
摘要:医药行业从来就是坡长雪厚的好赛道,其中作为蕴含科技和消费属性的细分行业创新药,在竞争激烈、富有挑战的医药市场中,至少迎来三重利好,进入黄金投资期——资本市场回温、License-out 正当时以及创新“转型”走出困局。并指出,提升创新能力,差异化研发,关注临床未满足需求,是企业破局关键。
6、港股创新药龙头的巨大预期差 @张小丰
摘要:港股创新药一直有很大的预期差。表现为市场想象中的观点与实际发生的事情不吻合。这预期差主要有3点:“医保谈判让创新药没有利润”与“现实中谈判药价已经趋于合理”;“医药行业没增长了”与“现实中创新药龙头们高速增长”;“市场只看盈利与忽视真正重要的3个经营指标”,其中,这三个指标分别为营收增长、销售费率和研发效率。
7、医保谈判2.0时代:“真创新”就是满足“真需求” @医曜
摘要:2024年医保谈判落幕,标志中国医保进入扶持“真创新”2.0时代。医保局通过完善药品底价测算技术,对创新药更加包容,谈判成功率超90%。康方生物的两款双抗产品成功纳入医保,显示出医保与创新的双向奔赴。医保谈判已然完成全面蜕变,从“拼价格”转向“拼创新”,重点扶持满足患者“真需求”的产品。未来,医保基金将着力填补临床空白,扶持具有全球创新性的产品,中国创新药的机会就藏在“真创新”之中。
8、投资“现在不认但未来不得不认”的生物医药资产 @青侨阳光
摘要:辨别“现在市场不认”很容易,难的是如何辨别“未来不得不认”。通过分析了内生价值爆发成长与市场定价严重低估两种情况,强调逆向投资需警惕时间风险。作者详细阐述了港股医药资产的优势,尤其是创新械领域的潜力,指出其兼具科技、消费和制造属性,有望实现价值提升。同时,作者分享了投资实践中遇到的“左倾冒进”与“右倾投降”问题,强调了深入研究、全局性战略思考以及投资策略精简的重要性。
9、创新药会不会受到贸易战影响?@李秋实的投资修行
特朗普加税引发担忧,但关税对创新药知识产权交易影响有限,全球药企竞争格局和知识产权交易的透明性将削弱关税的潜在冲击。中国生物制药工程师凭借数量、效率和优化能力,成为全球创新药产业链中不可替代的环节。即使美国FDA对中国临床数据的审批存在潜在限制,中国药企已通过在澳大利亚等地布局临床试验规避风险。文章指出,创新药研发周期漫长,但中国药企凭借务实态度和全球化布局,有望穿越政治周期,未来20年跻身全球十大重磅药物榜单,为人类健康贡献更多力量。
雪球专刊366期——AI推动科技革命
雪球专刊365期——养老基金怎么选
雪球专刊364期——2024投资总结
雪球专刊363期——2025投资展望
雪球专刊362期——美国大选对资产配置的影响
雪球专刊361期——如果牛市来了,如何应对?
雪球专刊360期——深挖港股市场的投资逻辑
雪球专刊359期——降息逻辑下的投资新视角星速配资
冠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